谁说童星逃不过“长残”魔咒?19岁的杨紫偏用一部战争正剧《战长沙》,狠狠撕掉了“小雪”标签。这部剧开播十年,不仅稳居豆瓣9.1高分(超过30万人打分),还创下了重播超101轮的“恐怖纪录”,被观众称为“抗战题材常青树”——而这一切,竟始于一场临时救场!
时间拨回2014年。开拍前一周,原定女主角突然退出,导演孔笙(后来执导《琅琊榜》的“国剧门面”)急得团团转。那时刚满19岁的杨紫,还在家庭剧里打转,外界对她印象始终是《家有儿女》里的小女孩。孔笙最初也怀疑:这姑娘能扛起乱世中一个女性从少女到母亲的血泪史诗吗?
但杨紫憋着一股劲——她把这视为“事业低谷的救命稻草”,没试戏直接进组,全组人都捏把汗。结果呢?她演的胡湘湘,从16岁娇憨明媚的长沙小妹,到战地护士,再到失去所有亲人后绝望的母亲,每个阶段都真实得令人心颤。
展开剩余58%最绝的是那些“无声的演技”:胡家满门忠烈战死沙场,只剩她一人时,她没有嚎啕大哭,而是眼神空洞、嘴唇颤抖,那种撕心裂肺却哭不出声的悲怆,被观众称为“教科书级哭戏”;还有照顾伤员时颤抖的手、强装镇定的眼神……全是细节,全是刀片。
能不好吗?她可是拼了命把自己“扔”进那个时代:主动找经历过战争的顾问学说话走路,为了一场废墟寻亲的戏,直接跪在瓦砾堆里磨破膝盖,镜头里那双从希望到绝望的眼睛,看得人窒息。导演孔笙后来都叹服:“完全是超出年龄的成熟!”
而《战长沙》本身也绝非普通抗战剧。它聚焦长沙会战,却从一个家庭的小视角切入——胡家一开始充满烟火气的拌嘴吃饭,与后来战争的残酷形成强烈对冲,让无数人一边哭一边感叹“和平太珍贵”。央视认证它是“优秀反战作品”,还入选了抗战75周年参考剧目。
一句“胡湘湘活着,不是因为她是主角,而是活着成了主角”,道出了这部剧的深层悲剧性:幸存者承载的不是光环,是整个时代的伤痕。
十年过去了,观众还在回味杨紫那杯“19岁酿的老酒”。而她自己大概也没想到:一次临时救场,竟撞出了一部养老级神作——这大概就是演技派与好剧本的双向奔赴吧。
发布于:河南省联丰优配-配资股票最新行情-股市如何配资炒股-炒股加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