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中国航母的发展,有一部分人其实是反对搞核动力航母的。
这边的观点是,这些人觉得核动力航母存在不少问题,觉得在战时它可能比不上普通动力的航母体现得那么出色。
那么,这些所谓的“缺陷”到底都指些什么呢?说这些是不是靠谱,能不能成立?
核动力航母的劣势?
核动力航母没出大事打起来时,主要能提升拥有国的军事威慑力,还能搞出远洋作战的能力,带来不少优势。
不过呢,在打仗的时候,尤其是那些大规模、高强度的战争,核动力航母的缺点也就一下子暴露出来了,比如它的制造成本高,损失大了不太好承担,还会带来核污染的隐患,建造时间比传统动力的更长,想在战时快速补充损失也不太容易。
其实,即使平时不战事频繁,核动力航母也有不少弊端。
根据美国几十年的研发和使用核动力航母的经验,现如今核动力航母的主要缺点包括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偏高、技术要求苛刻风险也大、处理和维护都挺复杂。
技术难度不用多说,光是处理核泄漏这块,核动力航母就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应付得了的事。
到目前为止,世界上造过航母的国家,从欧洲到亚洲,总数大概十来个,不过能造出核动力航母的国家,只有美国、法国和苏联。真正建成并投入使用核航母的只有美国和法国两家,这就说明,核动力航母的技术难度有多大。
在技术门槛那么高的情况下,核动力航母的风险也是挺大的。毕竟,这玩意可是带“核”的,一旦出了问题,核泄漏后果那可不得了。
在整体使用开销上,核动力航母显得更“危险”一些,加上技术要求更复杂,所以为了确保安全和维持作战状态,它们得经常检修,维护费用自然也就更高了。
随着核动力航母渡过30到50年的维护期,在这整个服役期内累积的维护支出可是个相当大的数字。
维护起来也是一样的难度,毕竟带有“核”这个因素,各种设备的维护都得格外注意,小心翼翼的。
而在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下,核动力航母还得应付“换料大修”这档子事。
虽然核动力航母听说动力几乎可以用无限来形容,可实际上,核燃料总会慢慢用完,核反应堆里的不反应物质也会逐渐积累,时间长了,核动力航母的反应堆功率也会逐步下降。
再加上核反应堆那些零件也会随着时间变老,出现老化等问题,所以一艘航母到了服役20到30年左右,几乎都得换一次核反应堆。
要是航母换核反应堆,绝对算得上个大工程,这事得折腾几年时间。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,换个核反应堆差不多得4年。
就是说,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到服役大约25年,里面有差不多4年时间跑不了,直接占用了它的战备窗口。
航母退役以后,怎么处理这玩意儿也是个大麻烦,尤其是带“核”的那种,普通单位根本不敢轻易动手拆解。
普通动力的航母要是不拆掉的话,还能当成靶船用来摧毁,涮测试和开发新技术。不过核动力的那种,哪个国家敢轻易下海把它沉了?
美国的首艘核动力航母——企业号(CVN-65)在2012年退出服役,随后从2013年就开始拆卸,原定打算在2015年前搞完这事儿。
不过呢,拆掉一些管线和隔舱之后,由于核辐射和其他污染的担忧,拆卸速度变得特别慢。到2018年,美国再也不能继续动手了,只能把这艘航母封存起来。
一直到2025年6月份,美国才开始重新拆解这艘航母。这次他们打算在2029年前搞定所有工作。
这次美国打算到2029年把航母拆完,不过到底能不能如期完成,谁也说不准。
中国真的不需要造核动力航母吗?
关于核动力航母这事啊,也有人觉得中国就别搞核动力了,专注于常规动力就行了。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真就没办法搞出核动力航母吗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虽然核动力航母存在不少难题,不过它在远洋巡航方面的优势,可是相当明显的。
而且呢,中国作为一个没有很多海外军事基地的国家,自身其实对核动力航母的需求更为迫切。
美国没有核动力航母,但还能靠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补充燃料和弹药。要是咱们中国没有核动力航母,一艘航母得跟着几艘补给舰,那后勤压力可就大了不少。
而且,这些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,或者说影响也能减轻一些。
美国拆解退役核动力航母,比如企业号,花了那么久,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因为美国的工业实力不算强,再加上国内各种环保组织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。
要是美国不担心泄密,把企业号交给印度拆,凭着印度那种“不怕污染”的劲头,这艘航母大概也拆不了那么久。
关于维护周期的问题呢,也能用技术手段来搞定。
尼米兹级航母每隔25年得花4年时间换核反应堆,这主要还是技术上的原因。毕竟,它们用的核反应堆中核燃料的丰度不够,所以也就没法耗费太长时间。
只要把技术难题搞定,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一辈子不用换也不是没可能。
技术难关和风险方面其实也是归咎于技术层面的问题。而以目前中国造船的水平,想搞定这些难题其实也不算太难。
至于花费方面,实际上也没啥大问题。毕竟海军用的装备,从来都不是便宜货。
说实话,核动力航母一旦在战火中被击沉,环境污染这个问题,估计没有哪个国家会真正放在心上。毕竟,这种“国之重器”都沉底了,污染的问题是不是还能引起重视,那就不太可能了。
核动力航母一旦遭遇损失,对于美国来说算挺头疼的事,但在中国看来,这都不算啥大问题。
中国造船行业位居全球第一,年出水量超过4000万吨的舰艇不断。而只要中国自身不受到严重打击,国内就能迅速弥补航母的损失。
中国为啥还没造核航母?
现在中国还没开始制造核动力航母,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,另一个则是需求不够强烈。
在技术层面,尽管中国的造船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,不过要实现核动力航母的制造和应用,还是还有一定差距。
看看我国海军的发展轨迹,不难发现,咱们的航母建设速度确实令人刮目相看。从中国第一艘航母投入服役到现在,没过十五年时间,差不多就完成了这个跨越。
即便是美国,从二战一结束开始搞“现代航母”的生产,到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下水,也用了差不多17年,时间不短呀。
目前中国对航母的需求更偏向数量多一些,关心的是数量,而不是太在意每一艘的质量怎么样。
现在中国的航母数量还是偏少,赶紧增加几艘才是当务之急。
鉴于这个情况,我国或许会大量建造技术已经很成熟的常规动力航母,来迅速增加航母的总数。
至于核动力航母,得按既定计划稳扎稳打地推进,毕竟这不是一般的战舰,一旦动工,也得务必把质量搞上去,不能马虎。
联丰优配-配资股票最新行情-股市如何配资炒股-炒股加杠杆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